所在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扶贫日活动集中宣传周专栏
广西药用植物园科技特派员赴都安县池花村开展中药材种植调研和技术指导工作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26日
为大力推进贫困村产业扶贫,解决贫困户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助推贫困户增产增收。应都安县大兴镇池花村村委的邀请,5月15日,广西药用植物园科技特派员冯世鑫、黄宝优、韦莹及园林部负责同志到都安县大兴镇池花村开展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及中药材种植技术指导工作。
广西药用植物园科技人员与村干部进行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种植座谈
在当地,广西药用植物园特派员一行听取了池花村发展村级经济设想和面临的困境等情况介绍。驻村第一书记表示,池花村主要以瑶族同胞聚居为主,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山高地薄且少,主要种植玉米、大豆、甘蔗、核桃、山葡萄,养殖牛、羊、猪、鸡和蜜蜂等。该村近年来建设瑶药园,主要种植山豆根、姜黄、栀子、玉郎伞等20多个药材品种,由于物种本身特性和栽培管护等多方面原因,药材长势较差,村民收益较低,急需药园给予技术指导。
在了解到池花村中药材种植实际情况后,科技特派员一行就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前景和空间,以及如何提高种植效益等方面与当地驻村干部、村两委和村民进行分析讨论,从中药材品种选择、种植条件改良、灌溉、施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结合当前池花村大力发展养蜂产业的实际情况,科技特派员提出了“以‘瑶药+蜜源’为着力点,种植蜜源植物发展养蜂产业”的思路,并具体推荐了何首乌、苏木、金樱子等具有适应性强、花期长、含糖量高的蜜、粉源中药材品种种植,帮助打造池花村种养殖产业融合发展的最佳出路,为下一步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给予了充分的技术指导,系统地解决了村民们在中药材种植期间碰到的技术问题和难题,帮助树立发展中药材产业的信心,为脱贫摘帽、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广西中药材良种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韦莹、冯世鑫,广西中药材标本馆 黄宝优)